本文从渗透基本原理讲到了反渗透原理、渗透预处理目的及考虑因素、渗透预处理目的及考虑因素、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反渗透原理进行分离的,具体特点。 一、 渗透基本原理
当纯水和盐水被理想半透膜隔开,理想半透膜只允许水通过而阻止盐通过,此时膜纯水侧的水会自发地通过半透膜流入盐水一侧,这种现象称为渗透,若在膜的盐水侧施加压力,那么水的自发流动将受到抑制而减慢,当施加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水通过膜的净流量等于零,这个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当施加在膜盐水侧的压力大于渗透压力时,水的流向就会逆转,此时,盐水中的水将流入纯水侧,上述现象就是水的反渗透(RO)处理的基本原理。
二、反渗透的原理
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表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逐渐转化为民用,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科研、医药、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
RO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
RO膜过滤后的纯水电导率 5 s/cm, 符合国家实验室三级用水标准。再经过原子级离子交换柱循环过滤,出水电阻率可以达到18.2M .cm,超过国家实验室一级用水标准(GB682—92)。
三、渗透预处理目的及考虑因素
使用反渗透系统时,尤其应注意原水预处理。为了避免堵塞反渗透系统,原水应经预处理以消除水中的悬浮物,降低水的浊度;此外,还应进行杀菌以防微生物的孽生长大。
由于反渗透对原水中的悬浮物的要求很高,所以常用一种水质对受悬浮物污染情况的污染指数来对水质进行检测。此法实质上是测定反渗透系统受水中悬浮物的污堵的情况。进入反渗透系统水的污染指数以不大于5为宜,建议值一般小于3。预处理时还应该考虑到进水的pH值。各种半透膜都有其**适宜的运行pH值,故需按反渗透膜的要求,调节进水的pH值。预处理时还应该考虑到进水的温度。膜的透水量是随水温的增高而增大的,但温度过高会加快醋酸纤维素膜的水解速度,且使有机膜变软,易于压实。所以,对于有机膜来说,通常将温度控制在约20—40℃范围内为宜,复合膜温度控制在约5—45℃范围内为宜。
四、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反渗透原理进行分离的,具体特点如下:
1、在常温不发生相变的条件下,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适用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浓缩,并且与有相变化的分离方法相比,能耗较低。
2、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杂质去除范围广。
3、较高的脱盐率和水回用率,可截留粒径几个纳米以上的溶质。
4、利用低压作为膜分离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操作、维护和自控简便,现场安全卫生。
ULP系列节能型反渗透膜 家用膜元件具体参数
型号
|
ULP1812-50
|
ULP1812-75
|
ULP2012-100
|
性能
|
平均脱盐率%
|
97.5
|
97.5
|
95.0
|
平均透过水量GPD(m3/d)
|
50(0.19)
|
75(0.28)
|
100(0.38)
|
有效膜面积ft2(m2)
|
3.5(0.32)
3.5(0.32) 4.8(0.45)
|
测试
条件
|
测试压力
|
60psi (0.41Mpa)
|
测试液温度
|
25℃
|
测试液浓度(NaCl)
|
250ppm
|
测试液pH值
|
7.5
|
单支膜元件回收率
|
15%
|
极限
使用
条件
|
**高操作压力
|
300psi(2.07Mpa)
|
**高进水流量
|
16gpm(3.6m3/h)
|
**高进水温度
|
45℃
|
**大进水SDI
|
5
|
进水自由氯浓度
|
< 0.1ppm
|
连续运行时进水pH范围
|
3~10
|
化学清洗时进水pH范围
|
2~11
|
单支膜元件**大压力降
|
10psi(0.07Mp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