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薄层路面罩面养护设计路面病害处理使用抗裂贴
抗裂贴用于路面裂缝一直是道路病害防治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包括基层引起的反射裂缝和面层产生的表面裂缝两大类。我公司研发的公路用防裂贴,有效地解决了道路使用开裂难题,取得了道路的安全、耐久、美观、舒适的效果。面层裂缝形状不规则,复杂多变,严重影响了路面美观和防水性能,公路用防裂贴,可直接在道路表面使用,消除了过去开槽灌缝的弊端,避免给路面造成二次损害,适用于不同等级公路的养护施工。该产品施工简便、粘结力强、工作温度值域宽、使用寿命长、裂缝封闭彻底。
抗裂贴(又称防裂贴)是由沥青基的高分子聚合物、高强抗拉胎基、耐高温并与沥青相容的高强织物复合而成。该产品具有自粘性,施工方便,直接粘贴裂缝处。这种结构是将现在公路上防止裂缝几种措施的有机综合应用。
(1)路面结构性强度衰变路段的处理
对于局部零星路段已出现路面结构性强度衰变的情况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路基的稳定、水文地质状况入手,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殊的加固补强设计,如路基注浆、路面翻修等,以切实保证罩面层铺筑在一个坚固稳定、结构强度可靠的下承层之上。
(2)桥涵结构物桥面铺装层病害的治理
虽然大、中型桥涵结构物一般不进行罩面层的铺筑,但如果桥面铺装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如车辙、推移、拥包、修补不良等透水性病害,也必须在罩面设计中,将上述桥面铺装层病害连同路面病害统一进行彻底的挖补处理。为增强桥面铺装防水效果,亦可采取在桥面上全断面铺筑微表处等预防性养护措施。
(3)原有路面各种病害的挖补处理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对沥青路面罩面的施工做有如下的规定:
“对确定罩面的路段,在罩面前必须完成翻浆、坑槽、严重裂缝、沉陷、拥包、松散、车辙等病害的修复工作,并清除路面上的泥土杂物。
罩面不应铺在逐年加厚的软沥青层上,也不应铺在和原沥青路面结合不好、即将脱皮的沥青罩面薄层上,应将其铲除,整平后,再进行罩面。”
因此,进行路面罩面设计时应考虑在罩面层铺筑施工之前,本着“彻底挖除,不留后患”的处理原则,采取相应措施对路面现有病害进行有效的挖补治理:
①裂缝:对于原路面的裂缝病害,应根据其宽度及两侧破损程度分别予以处理。对于两侧尚未出现啃边、破碎现象的裂缝,可采取开槽灌注密封胶的方式进行处理,注意应采用标准槽非帖封的方式,以防止罩面后出现“软弹”现象;对于裂缝两侧已经出现啃边现象的裂缝,应彻底清除松动的边缘部分,适当灌注稠度较低的热沥青后,再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填入缝中并捣实;对于裂缝两侧已经出现一定宽度网裂破碎带的裂缝,应彻底挖除破碎带范围内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必要时还应挖除基层)后重新铺筑,为防止横向裂缝的反射,对于基层顶面的裂缝在开槽灌注稠度较低的热沥青、沥青砂之后,再在裂缝两侧铺设一定宽度的路面**创可贴“抗裂贴”—详情咨询抗裂贴厂家:18754858888。若基层已出现松散破碎,则一并予以挖补处理。
②车辙:对于车辙的处理,结合各高速公路以往的成功经验,并考虑到车辙发展的速率和趋势,对目前发生明显变形(车辙深度大于12mm)的上、中面层采取挖补的方式予以处理,挖补宽度为3.5m(单车道);对于一般车辙路段(车辙深度介于5~12mm之间)的处理,采取挖补上面层的方式予以处理,挖补宽度为3.5m(单车道)。层间均匀洒布一层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乳液洒布量为0.6
kg/m2左右。
③网裂、沉陷、唧浆:对于已发生网裂、沉陷、唧浆的部位,其面层和基层往往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松散破坏。因此,应对该部位的面层和发生松散破坏的基层进行彻底的挖补处理,挖补范围应较病害范围四周各延伸出至少0.5m,处理深度应保证彻底清除松散软弱夹层。对于小面积的基层挖补填补材料可考虑采用贫水泥混凝土来代替原有的水泥稳定碎石,喷洒透层油后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
④局部性的坑槽、推移、修补不良、拥包等:对于发生此类病害的部位,由于病害产生和影响的深度较浅,考虑到挖补质量等因素,应将该部位一定范围的面层挖除后重新铺筑沥青混凝土。
⑤桥头跳车:在铺筑罩面层之前,应将出现明显桥头跳车(枕梁沉陷高差大于100px)现象的局部路段路面进行适当处理,采取原路面局部铣刨、拉毛后铺筑找平层的方式予以处理,以保证新铺罩面层与桥面在伸缩缝处的衔接平顺。对于出现轻微桥头跳车现象的路段,根据纵断面桥头顺坡情况一并予以处理。对由于伸缩缝损坏引起的桥头跳车,拆除破损的伸缩缝重新更换。
此外,罩面施工之前,应将原有路面反光路钮等交通安全设施凿除,对发生破损的沥青砂拦水带、泄水槽等排水设施须及时修复,对发生破损、缺失的上跨结构物防落物网及隔离栅等设施也须及时修复或更换,等等。
详情电话咨询:18754858888
3
2
1
4
Tel:
Tel:
Tel:
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