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混凝土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就是要将传统的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为代价的粗放型混凝土经营方式,向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达到高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传统的混凝土始终在追求其结构的密实性,这种密实的混凝土缺乏透气性和透水性,对空气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目前城市表面80%以上的面积被建筑物和混凝土路面所覆盖,其中城市道路的覆盖率已经达到7%-15%,特大城市可能超过20%,造成城市市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所谓的“热岛现象”;而且夏季集中降雨时,雨水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入河流,大大加重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此外当路面积水时,常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雨水长期不能渗入地下,使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地表植物生长,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造成城市生态系统失调。传统的混凝土已经不能同时满足结构强度、耐久性与其环境友好性的需求,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研发了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广场、步行街、道路两侧和中央隔离带、公园内的道路及停车场等,增加了城市的透水、透气空间,对调节城市微气候,保护生态平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世纪初,我国相继开展透水混凝土的实验研究,并逐步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试点。透水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性的道路材料,具有透水性、透气性、抗滑、降噪等生态环保和行车安全等特点,
是具有道路交通发展前景的新型多孔
型材料,已受到国内外土木工程界的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