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 | 钢 | 用途 | 抗震 |
---|
近年来抗震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年份 |
地点 |
震级 |
直接经济损失 |
1994 |
美国贝岭 |
6.7 |
250亿美元 |
1995 |
日本阪神 |
7.1 |
1000亿美元 |
1999 |
土耳其 |
7.8 |
200亿美元 |
1999 |
台湾集集镇 |
7.3 |
100亿美元 |
2003 |
伊朗巴姆 |
6.7 |
500亿美元 |
2004 |
日本新泻 |
6.8 |
285亿美元 |
2004 |
印尼地震海啸 |
9.3 |
130亿美女 |
2008 |
四川汶川 |
8.0 |
8452亿RMB |
2011 |
东日本大地震 |
9.0 |
2000亿美元 |
据相关数据统考,在地震灾害中,除人员伤亡以外,70%的财产损失是由于房屋、道路、桥梁及其他基础设施等工程破坏所造成的,并且由此引起怕机电、燃气、热力等附属设施的破坏及次生灾害严重。在乡村,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不足,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在城市,建筑抗倒能力相对提高,大大减少房屋倒塌人伤亡的概率,但结构主体仍有较大破坏,尤其机电设备及附属设施损毁严重,修复成本极高。
结构传统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安全问题 |
“基本烈度”不确定性,突发超强大地震? 难于控制结构破坏程度,难保证不倒塌! |
适应问题
|
只要求 在设烈度内保护结构 未保护生命线工程:内部 、设备、仪器 (指挥中心、网络、医院、试验室、电台、水、电) 导致城市瘫痪(现代社会更甚),社会灾难 未保护非结构构件及贵重装修,难以修复 |
经济问题 |
硬抗地震,结构构件截面大,刚度大—地震作用大 土建成本:7度:+3~8%;8度:+10~25%;9度:+20~40% |
复杂问题 |
平面不规则—扭转破坏 立面不规则—层间剪切破坏 |
高柔结构 |
超高层结构、大跨度结构、悬索结构、塔式结构 振动控制指标依靠传统抗震技术无法解决 |
隔震、减震及结构控制技术是四十年来地震式程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是城乡建筑大幅提高地震安全性、防止地震破坏的**有效途径,是终止我国城乡地震灾难的必然技术选择!
抗震结构、隔震结构、消能减震结构技术比较
结构类型 事项 |
抗震结构 |
隔震结构 |
消能减震结构 |
抗震机理 |
增加结构刚度 |
延长自振周期 |
增加结构阻尼 |
地震反应加速度 |
放大系数M>2 |
放大系数M<1 |
放大系数1<M<2 |
破坏形式 |
结构破坏 结构构件耗能 |
保护结构 隔震层耗能 |
保护结构 阻尼装置耗能 |
室内物品 |
物品倾倒、破坏 震后无法正常使用 |
物品完好或基本完好 震后可正常使用 |
物品会有损坏 程度较轻 |
机电设备 |
电力、燃气、给排水、通讯设施破坏,并易旨发次生灾害,震后无法正常使用 |
电力、燃气、给排水、通讯设施基本完好,震后可正常使用 |
电力、燃气、给排水、通讯设施基本完好或轻微损坏,震后简单修复可正常使用 |
设防目标 |
小点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
中震不坪 大震可修 |
中震不坏 大震可修 |
.
国家政策:
特殊设防类建筑、对抗震安全性或使用功能有较高需求的标准设防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或地震灾后重建阶段的新建3层(含3层)以上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
机电设备抗震支撑系统是指牢固连接于已做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体的,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支撑系统。
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规定:
1.0.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技术优势
应用范围:
给排水、消防等管道系统 :
空调、通风、防排烟管路系统:
电力系统管道及电缆桥架系统:
Tel:
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