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吊架是在地震发生时,保证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公用天线等建筑附属机电系统震害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发生次生灾害的防震减灾系统。(综合GB50011-2010(2016年版)和GB50981-2014)
美国是**早在消防专业开展抗震支吊架标准化的国家。美国消防协会(NFPA)标准NFPA13(**新版本是2019版)首次规定消防喷淋系统干管、支管(包括水平管道和竖直管道)的侧向抗震支架和纵向抗震支架的设计、计算、安装、锚固等。美国阀门及配件工业制造商标准化协会(MSS)标准MSS SP-127对减轻由于地震作用对管道系统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抗震支吊架系统的设计、选型和应用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图1 NFPA13 2016版封面(**新版本是2019版)
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研究探索、工程试行和全面实践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神州大地,满目疮痍,经济困难,百废待兴,而且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因此对地震灾害缺乏感性认识,多数重要的建筑结构都不考虑抗震设防,当然更不可能会有抗震设计标准。虽然,我国在1959年和1964年曾两次制定涉及结构类型较多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但都未正式颁布实施,仅具有参考和指导价值。
1966年邢台地震(一次震级6.8级震中烈度9度、一次震级7.2级震中烈度10度)和1967年河间地震(震级6.3级)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创,建筑抗震被正式提上日程。1974年,《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试行)》TJ11-74正式颁布实施。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7.8级震中烈度11度)造成了世界近代地震史上少有的灾难,也全面推动了防震防灾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地震灾害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对地震作用机理的不断研究深入,1978年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发布《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1989年建设部首次发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不断完善和成熟,但均尚未对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做出设计规定和构造要求。
直到2001年建设部发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更加完善,首次对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并单列以一个章节的篇幅进行详细规定,自此,我国的非结构构件(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抗震设计正式提上日程。虽然2008年汶川地震(震级8.0级震中烈度11度)后,住建部紧急修订并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2010年住建部颁布实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住建部颁布实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部分并无较大修改。
▲图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封面
我国机电工程抗震领域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抗震支吊架行业首部产品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自2015年9月1日起实施,首部安装验收标准《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420:2015,自2016年3月1日起实施。总体来看,我国建筑机电工程抗震领域设计、产品、安装和验收标准架构已经基本建立。
▲图3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981-2014封面
▲图4 《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封面
▲图5 《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420:2015封面
同时,国标图集《建筑电气设施抗震安装》16D707-1、《地铁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与安装》17T206等,也助力标准在工程应用中落地生根。
▲图6 《建筑电气设施抗震安装》16D707-1封面
▲图7 《地铁工程抗震支吊架设计与安装》17T206封面
广州市派来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总部位于美丽的羊城—广州, 集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精益制造、销售、安装、技术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吊架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化公司。
公司产品包括:抗震支吊架、装配式支吊架、锚栓、综合管廊系统等。
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