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反映着蒙古族人民认识天际奥
秘的不成熟的结论,在他们头脑中“穹庐”就是“天”的
形象;表现了他们在特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观
念,蒙古包与主人联系紧密,对蒙古包的伤害就是对
主人的暴力;展示了他们对抗灾难与祸患的消极办
法,蒙古包是寺庙的家庭形式,它时常使人感到神的
存在,以求得心灵平静;它还是蒙古族人民自然科学
认识能力的证明。总之,蒙古包是神圣与世俗和科学
奇妙混合共生的空间,验证了马林诺夫斯基所持的观
点:人们对于能够认识的事物必以科学态度待之,不
能认识的才求助于宗教。蒙古包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认
识的发展阶段,满足了人们从物质到精神的多重需
要,是蒙古族人民为自己建筑的坚固堡垒,解决了人
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这三种基本矛盾,是一种具
有多种性质,既属于物质文化,又属于社会组织文化,
还与精神文化有关的文化现象。当然,科学与实用是
**重要的,观念和意识都是附着在实用目的上的第二
层的东西,必然是先有庇佑人们,帮助人们抵御外界
侵扰的蒙古包,才会有包蕴着其他丰富民俗事象的蒙
古包。同时,它是整个蒙古族文化的一部分,必定具有
蒙古族文化的本质和特点,塑造了智慧、热爱生活而
又极重礼仪的蒙古族形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畜牧业管理体制的变化,
分牲畜、草场到户,许多牧民趋于建房定居。笔者于
1999年2月间对阿拉善地区的考察发现,牧民们普遍
的居所是数问平房,只有在夏天走“敖特尔”时才会用
到蒙古包。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附着在蒙古包上的习
俗,有些经过筛选,变形,进入新居所,如平房的西墙、
南墙仍是比较尊贵的地方,放置成吉思汗的画像和彩
绘唐卡;进门时脚不能踩在门槛上;房前树立着被称
为“达尔恰克”的风马旗,;另外的一些
习俗就只好从蒙古族文化母体中脱落了,如依据包内
日影确定时间,男女区域的严格划分(变为分室而
居)。但是,文化发展的长河不会突然断流,在传统文
化的基础上,蒙古族人民定会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
依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蒙古包的实用价值
越来越小,其象征意义越来越被加强,以后,它会不会
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完全退出,仅成为民族的象征与
标志呢?即便如此,蒙古包依然会时时唤起人们对民
族传统文化的记忆,是一种可行的保存民族传统文化
的方法和途径。